3 “ 十二五”( 2011年至今) 期间
在“ 十 二 五” 规 划 中, 中 国 的 汽 车 产 能 将 达 到4000万辆。而我国的石油的来源50% 以上都要依靠进口, 如果没有替代能源或新能源的出现,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的解 决 也 迫 在 眉 睫, 2011 年 多 天 PM2.5 的浓度居全球之最。而造成 PM2.5浓度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汽车尾气的排放。石油的供给困难和环境污染的压力, 我国不得不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步伐。
按照柳卸林的分析框架, 我国“ 十二五” 期间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呈现出如下特点: 在供给方面, 因为在“ 十五”“ 十一五” 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在“ 十二五” 期间政策主要偏向于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发展和安全管理, 因此在资金投入上相对较少; 在需求方面,“ 十一五” 期间, 尽管没有明确的政府采购政策, 但实际上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城市出现了大量政府采购;在环境方面,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不断推出, 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并且开始加强了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管理, 为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3.1 欧盟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创新政策 “ 欧洲是新能源的起源地, 也是全球低碳经济的领先发展国家。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 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各国政府都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消费。但是由于欧盟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支持程度也不同。”经过对欧盟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政策的研究,各欧盟国家 出 台 的 新 能 源 汽 车 政 策 主 要 有 以 下 特色: ①英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在补贴的基础上, 不是直接投入资金而是提供贷款; 修改汽车保有税制,按照单位距离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有区别地征税,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 ② 法国在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不仅直接投钱、 补贴, 还提供贷款, 并且对车主购买 新 车 的 尾 气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给 予 现 金 “ 奖罚”, 用来鼓励消费者购买低排量环保车型; ③ 德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 不仅把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技术列入“ 高科技战略” 中, 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研, 国家在战略高度上也颁布了《 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 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④瑞典和荷兰主要是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和降低税收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3.2 中外新能源汽车创新政策比较分析
3.2.1 中外新能源汽车创新政策的3个共同点中外新能源 汽 车 创 新 政 策 的 共 同 点 表 现 在 3 个 方面: ①都对技术研发和消费两个环节进行巨额的投入; ②都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政府采购; ③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研发和消费两个环节, 根据国家《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 未来10 年仅中央财政就投入上千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本仅在燃料电池研发方面的开发投入就达200多亿日元, 美国, 德国等均投入巨资支持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方面, 我国在奥运会及世博会期间, 先后采购1500多 辆 新 能 源 汽 车, 美 国 设 立 了 新 能 源汽车专款, 日本、 欧盟均启动了利用公共资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基础设施方面, 我国从2009 年 起, 对 新 能 源 汽车充电站等进行补贴, 德国、 美国、 英国等也采取了相应措施。
3.2.2 中外新能源汽车创新政策的3个不同点中外新能源汽车创新政策的不同点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不同。发展路径是指支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 氢发动机汽车及燃气 汽 车、 醇 醚 汽 车 等; 我 国 是 电 动 汽 车 为主, 国外各有侧重; ②对消费者的引导方式不同。对消费者的引导方式有很多种, 如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和建立各种公正公平的奖罚制度等。我国是消费引导为主, 国外是多种方法; ③ 政策扶持的思路不同。新能源汽车创新政策的扶持主要包括对新能源汽车本身的扶持, 对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等方面的扶持。我国扶持整车, 其他国家重视关键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的扶植政策。通过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创新政策的梳理与评价,可以发现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存在着三同三不同。三同是指: 都在对技术研发和消费两个环节进行巨额的投入; 都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采购; 都重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三不同一是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不同; 二是对消费者的引导方式不同; 三不同一是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不同; 二是对消费者的引导方式不同; 三是政策扶持的思路不同。